我对玛雅一无所知,我该怎样给自己扫盲?

来自古墓丽影中文站

注意: 本文系玩家作品,转载请征求原作者授权。


作者信息
作者 TombCrow
发布时间 2018-9-18
发布于 微博(@古墓丽影INFO)
内容关于 文化探秘8代暗影

这篇东西,是因为一时手滑说要给一个“玛雅文明阅读材料”推荐。

于是这篇就这么来了。虽然游戏制作者来列目录会更精准,不过那就失去“探索”的意义了吧~~

读什么?

对于玛雅,也许容易形成一种印象,就是玛雅很神秘,资料并不多。

下面我试着分门别类一下,来看看这种印象准不准。

碎片化读物

​我到现在都记得,关于印度,我曾经说过我做不了整理,而从那时到几年后的补写,固然是基于对两大史诗的阅读,但在读史诗之前,我看的是一本小册子,好像叫做《印度神话故事》。那才是我真正的印度神话入门读物。

这类书的内容和结构不会多复杂,页数也不会太多,通常还有插图。
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书,不需要多一本正经地专门抽时间去看,看着又不累,所以挺适合入门或休闲阅读。

而且因为价格不高,还是买书凑单的好选择。
比如下面两本(虽然我还没看过)。

通常来说,这类书非常适合碎片时间阅读,价格低,网购凑单好备选[1]

史书

我在这里想把“史书”分为两大类:世界史和区域史。

世界史的中美洲部分

世界史中对中美洲文明的论述,是便携而快速地获取该地域概貌的一条捷径,而且一般来说,由于重点突出,内容简略,看起来会比较轻松。所以对于快速“入门”而言,诸如世界史、世界文明史、世界神话等等,其中对于中美洲的叙述,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入门读物。

尤其是,一大本书你只需要看那么几页,那感觉大概蛮爽的???

这是一本三百多页的《世界神话》,关于玛雅诸神只有两页(虽然玛雅其他内容还有几页)

​区域史

另一类区域史,比如中美洲史、拉丁美洲史、墨西哥史,虽然不是专门论述玛雅文明的,但显然会将其包括在内。这里一类史书的共同特点,是系统化。不但会讲述玛雅的历史,也会把相关的地理、人文背景以及其他文明一并谈到(你不能想象一本“中美洲史”只讲到玛雅而不谈奥尔梅克萨波特克托尔特克阿兹特克……)。缺点是内容又多又严肃,读起来大概不会那么轻松了(回顾一下刚才那些“克”)。

两类“史书”共同的一个优势,在于获得的便利性。通常来说,它们很容易在图书馆找到。

图书馆和书店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史书”的

​玛雅人自己的记录

按说,玛雅人的记录是一手材料,应该放最上面。

但我放在前两个之后,是因为,很少会有人愿意一上来就啃玛雅人自己的记录吧。对玛雅有个大致印象再来看这个,似乎会比较合适。

古典时期:石碑记事

大约在250-900年,是玛雅的鼎盛时期,被称为“古典时期”。那时的玛雅留下了大量刻有文字和图案的石碑石刻。虽然古典时期的玛雅在公元十世纪迅速凋零,但这些记录在石头上的档案被保留了下来。

在各个遗迹,考古学家为石碑、门楣等一一编号,根据这些编号,结合地图,石碑在遗址的位置也就一目了然。当石碑上的文字被一一解读,根据编号,也就知道它们属于哪个位置。

石碑上记录了什么??我是看不懂,但有人看得懂啊。这方面我就推荐一个网站吧:

在页面左侧点击你想看的古迹,然后就可以选择这个遗址各个位置的碑文。

比如,下面这页就是《古墓丽影:暗影》预告片里用到的素材,我曾经写到过(大家好我是传送门)。

石碑的位置、尺寸、时间、内容,应有尽有


后古典时期:幸存的抄本

在玛雅从鼎盛时期神秘衰落后,进入后古典时期的玛雅,碑铭数量少了很多。这一时期留下的最主要的文字记录,是大量手抄本。然而在西班牙人到来后,绝大部分手稿都被焚毁。如今只留下了四本手稿,而且还是残缺不全的。

想知道这些手稿写了什么?下面这个网站可以帮到你。

每一页手稿都有内容的解释和翻译,夫复何求?

学者们耗费大量精力,图文并茂地告诉你古玛雅人留下了什么话,你真不考虑看看吗?


殖民时期

玛雅(当然阿兹特克也是难免)现存大量的传说是殖民者进入以后整理的,它们多用西班牙语或拉丁字母拼写的当地语言来书写,内容上也可能多少受了基督教影响——类似的情况只需扭头看欧洲,瞅瞅那边厢的北欧神话、贝奥武甫、亚瑟王传奇……

中美洲的例子,阿兹特克和玛雅都有。就比如尤卡坦半岛上,玛雅人那个“唯一的真神”,Hunab Ku,就像是西班牙人带来的基督教舶来品。

殖民时期记录的玛雅传说,有两个不能不提:

  • Popol Vuh:在所有关于玛雅的记录中,这本书可能知名度最高,至少国内还有个普及性的译名叫做《波波尔·乌》。这本书记录了玛雅人的神话故事和危地马拉的玛雅部族——基切人的历史。虽然只是基切人的记录,但谈到玛雅人的神话几乎绕不开它。它几乎成为了解玛雅神话的最基础资料。​
  • Chilam Balam:西班牙人到来后成书,可以看做是玛雅人信仰和基督教信仰的混合物。“唯一的真神”也在此书出现。这书为什么重要?因为记录的是尤卡坦半岛(《古墓丽影:暗影》游戏背景)的故事。想看这本(或者说是“套”)书的内容,可以点击这里(英文)
虽然不是全本翻译,不过是中文版而且很薄一本,看着完全没压力!

​欧洲人的记录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殖民者涌入,再到殖民政府建立和探险家陆续到来,欧洲人为印第安人留下了一批原生态记录。

初接触

哥伦布第四次航行时与玛雅人遭遇,他的二儿子费迪南德当时也是船员,后来成为学者,还给老爸写了传记。在这个传记中,费迪南德记录了哥伦布航行中的种种,当然也不会缺少对当时的玛雅人的记录。

哥伦布之子留下的记录

殖民者

西班牙人虽然依靠武力和权谋迅速征服了阿兹特克,但彻底制服当时社会结构松散的玛雅人却花费了多得多的时间。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记录算是了解当时的玛雅的第一手资料了。不但有当初的书信往来,更有殖民政府建立后保存的官方记录。 另外,在占领新大陆后,西班牙人为当地土著编写编年史,虽然认知未必正确,却也是非常难得的资料。承担这项工作的主要是教会。

殖民时期的大量文献被保存在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主页),没有条件的读者了解它们的途径也许就只有通过学者的引用了。

当然,也有一些西班牙人的早期记录被翻译成了其他语言,例如《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中!文!版!(我搜图之前自己都没想到)

探险家

​探险家也为玛雅留下了一些珍贵资料。

在游戏预告片中我们已经看到不少来自奇琴伊察的素材,而这个古迹是主要由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探险家引入大众视野。当时英国艺术家、建筑师兼探险家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与美国作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组队,在玛雅旧地展开了探索。这对绘图与写作的组合后来出版了他们的探险记录,在书里,卡瑟伍德绘制了一批插图,直观呈现了当时玛雅古迹的状况。这些图可以在这里看到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果然这些书更知名的就是里面的插图,而文字却少有人提及。那些经常被忽视的文字记录,这里就有一部分,当然这不是全部,这儿还有

中文版

我这部分写得多,是因为这是关于尤卡坦半岛的。目前没有信息显示游戏会涉及玛雅其他地方,所以其他地方就不扯了,尽管我觉得帕伦克的记录可能更好玩(而且记录还多,尤其那个所谓的“玛雅宇宙飞船”有兴趣可以搜一下,但我要说的不是这玩意,而是这玩意——也就是巴加尔王“棺材板”——的发现过程)……

出自卡瑟伍德笔下

​“艺术设定集”

“设定集”是啥样,可以参照游戏设定集~

与“史书”类似,“设定集”也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种是以世界史为背景,介绍多个失落城市的。这类书讲到玛雅的时候,也就挑选有名的城邦介绍一下,比如奇琴伊察、科潘、帕伦克等等(题图就来自一本《世界失落之城》,奇琴伊察章节的第一页),可以从中了解到最有名的玛雅遗址的情况。

另一种就是中美洲或者玛雅主题的了。比如下图这本《玛雅》(书里其实也有奥尔梅克的内容,但谁让玛雅有名呢)。
在扛回这本书的法语版数年后,我在陕西博物馆很意外地看到了它的中文版,后来发现亚马逊也有售(传送门)​。
这本书的特点是图很多,可以通过大批量地欣赏图片和解说而对玛雅艺术风格形成直观认识。另一方面,它的优点也可以参照游戏设定集,阅读体验舒适,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对于喜欢这些东西的人来说,也具备“收藏”方面的价值。
书的弱点是文字不够多,介绍也不是非常深入,相对文字类书籍来说价格又比较贵,对于要深入了解玛雅艺术的读者来说可能性价比不高。是不是入手就看自己的取舍了。

这本书有中文版,跟外文版价格差不多

​我自己还是更喜欢下图这样的(名字翻译过来是《前哥伦布时代的中美洲艺术》),看上去像是“设定集”,但文字内容很多。
它有点类似《古墓丽影20年》那本书,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文字量巨大……
还有,这本更沉,实在是非常非常沉= =

​不过我也不知道这本书有没有中文版。
(手上这本还是法语版,如今回想起来,我对自己在法国买了那么多那么沉的书表示震惊,更神奇的是我还把它们都给弄回家来了……年轻真好。)

随便翻开一页正好是那块大石头嗯嗯~

​专著

​其实我觉得在有一定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看专著是让人更接近玛雅的途径,甚至是条捷径。这包括书和论文。
这类文字的一个很大的好处,是会标出观点的来源,并陈述相应的论据和推导过程。相比笼统地介绍这个区域的情况,这类文字更容易让人形成深入的理解,资料也比较靠谱。
虽然它们的易读性可能比较差,观点也可能有错误,或者被证伪(参下文第7部分)。

不过,这类材料得天独厚的优势实在不可忽视。除了上文提到的以外,它们还能丰富眼界,加深认识。
一方面,你原先了解到的玛雅传说,可能会从中获得进一步的解读。比如《波波尔·乌》中记录的玉米神神话的象征意义——玉米神被斩首,而后头颅被带离地下世界,并从中诞生了玉米。如果告诉你斩首象征收割,而后的过程则是发芽,你觉得像不像?
另一方面,有些东西真不是其他地方能看到的。比如下图这种对玛雅不同城邦城防体系的论述,几乎只可能出现在关于玛雅的专著里,“科普”性的读物通常不会涉及这些“边边角角”的内容。

在玛雅“科普”读物中应该不会出现“玛雅人如何防御”这类太过“边缘”的介绍

​大众化“专著”

相比第6部分那些比较学术向和学究气的内容,或许面向大众的读物会更宜于阅读。

这方面有个非常经典的选择,就是《1491》这本书。
书的全名《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是写整个美洲,关于玛雅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不过里面写到的历史学家被考古学家不断打脸以及大家相互撕逼的历史(恩,这是本书的真正名称),还是挺好玩的。
这书虽然号称是大众化读物,但我不建议作为入门读物看。里面几乎提到了所有美洲古文明和大量的土著部落,如果不熟悉,估计会被一堆陌生的名词搞到头晕。拿我自己举例,对北美土著一无所知的我,每次看到这本书的北美部分就想跳过去,或者在大多数时候能激活一项人人生而具备的潜在技能——过目即忘。

这本书真正的主题,其实是西方世界对美洲错误认识的不断修正。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看一看。(书的中心思想:“美洲土著比你们以为的牛逼多了!”阅读时请予注意~)

真·书名:《看学者们如何不断被打脸以及如何相互撕逼》

​纪录片

纪录片也顺便说一下吧。

纪录片的优势是直观,不费脑子,很适合休闲看。有时候一天的工作下来,相比捧起书本,我也更倾向于歪在床上打开投影仪。
但几乎所有的纪录片都不会告诉你资料的来源,而且为了节目效果基本上都会拐弯抹角。把这个发挥到极致,就会很容易被察觉,但大部分纪录片或许是不知不觉间这么做的。
而且……搜了一下B站(没有广告)和爱奇艺(京东会员送爱奇艺会员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貌似玛雅的纪录片还真是少啊,就算是全看过来,其实也要不了多少时间吧。
要靠纪录片对一个文明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得花不少时间,看起来玛雅并没有这个条件。

玛雅的字

我在这里只是提一下,其实我对玛雅文字并无研究。

还记得以前在学校打印了《致达西耶的一封信》(商博良在其中讲述了古埃及圣书体的解读,顺便提一句,商博良是法国人,并不是姓商的中国人——我曾经看到有人问“商博良什么时候到的法国”,如果把他叫做“尚波里庸”可能就没这种误会了……),结果十几年下来也只看了个开头。

究其原因,是我发现其他材料的优先级永远比这大。学习古文字的解读我认为过于繁琐和耗费精力,以我的语言天赋,花力气也不见得真能读那些?文。

我觉得除非是对文字破译这一块具备非常浓厚的兴趣,否则与其花大量精力去研究文字如何解读,还不如看学者现成的研究成果……(懒人偷懒三十六计之拿来主义)

所以,玛雅文字解读类的材料,我还真没有涉猎(当然上面说的那些材料里也会稍有涉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找看。

相比之下,我觉得更值得研究的是玛雅的数字。真的,数字很好玩。有精力研究玛雅文字,还不如了解下玛雅的数字(以及历法)。

当然这都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怎么读?

​说了这么多,要怎么给自己扫盲呢?

前文所说的1,以及2中的世界史相关章节是理想的入门读物。阅读门槛低,不需要长时间阅读,而且还容易获得,花费也不大。(当然另一个选择是维基或者中文站的百科——十年前《地下世界》发售前的宣传让我们都以为玛雅、尤其是玛雅历法会是游戏的核心,上当受骗的fz花了很大功夫编写了玛雅的页面,结果……人家只是给北欧神话做嫁衣的)

入门后的读物,就需要各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来安排了。

不过,我一贯认为,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有两点很有必要。

一是形成体系化的认识。碎片化的知识低效而又危险,容易让人陷入狭隘的认知而不自知,甚至自满于那些零敲碎打的“别人不知道的冷知识”。所以对于想要真正了解玛雅的读者,阅读体系化的内容还是必要的。这方面比较合适的书是2的区域史和6。

二是刨根究底,也就是读读3和6(当然还有4,但我觉得能读它的人应该不多……)。很多时候,种种传闻最终还是需要追究回初始的那些记录,二三四五手的人云亦云实在不少见,但往往经不起推敲。即使是一些看似靠谱的传闻,其来源也未必可靠。

比如,现在广为流传的“阿兹特克人把西班牙人认作回归的羽蛇神”之说,就因为早期的西班牙人记录中并无此说而备受学界质疑。
此外,更有名的大概是2012玛雅末日的传说。但若试图追根溯源,你是找不到玛雅人的这绘声绘色的“玛雅末日预言”的。

为什么我们更热衷于传播乱七八糟的“玛雅末日”,就不去看看玛雅人真正留下的记录呢?

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类整理玛雅原始信息的网站

​最后……

其实,作为一个不具备任何历史相关专业背景的彻头彻尾的门外汉,我是没有资格教别人怎么看历史书的。辛苦你一直读到这里,有本事来咬我啊

脚注

  1. 玛雅一直是城邦,并没有形成帝国。虽然有些城邦的势力明显更为强大,但从未统一过玛雅诸邦。不过我并不打算因为书名而否定书的内容。其实严格说来,“阿兹特克帝国”也不对,应该是“三国同盟”。但我觉得,这样子跟这种小书较劲大可不必……